新聞資訊
news
新聞資訊
news
污水處理即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,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,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過程。污水處理行業作為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主要包括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兩個子行業,如下圖所示:
水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,是一種有限的、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,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。我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匱乏的國家,被列為世界上十三個貧水國之一。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,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,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,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,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健康。因此,盡快提升我國污水處理行業技術和產業化水平,有效遏制水資源污染的狀況,是緩解水資源短缺行之有效的方法。目前,我國政府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城市污水收集和污水處理能力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和提高。
2、國外發達國家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概況
發達國家經歷了水環境“先污染、后治理”的過程,生活污水處理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后迅速發展,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,發達國家平均生活污水處理率已達到 80%以上的較高水平。其中新西蘭,新加坡,北歐等國家,已經基本實現了 100%的收集和處理率。
污水處理的建設投入在各發達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大。從 1991 年到2005 年,美國非聯邦政府投入到水基礎設施的金額達 8,410 億美元。到 2004 年,美國的污水處理廠一共有 21,604 個,日處理總量達到 344 億加侖(約合 1.3 億噸),服務人口占美國總人口的 78%。
在發達國家,污水處理設施以中小規模為主。例如,美國全國范圍內的 2萬多個污水處理廠,平均每個廠的日處理水量約為 6,000 噸,其中 5 萬噸/日以下的中小規模污水處理廠約占總數的 85%。
3、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
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,截至 2012 年底,全國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 3,340座,污水處理能力約 1.42 億立方米/日;設市城市中,有 648 個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,占設市城市總數的 98.5%,尚有 9 個城市未建成污水處理廠,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 1,947 座,形成污水處理能力 1.17 億立方米/日;在縣城中,有 1,254個縣建有污水處理廠,約占縣城總數的 77.7%,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 1,393 座,形成污水處理能力 2,421 萬立方米/日。另外,我國有相當一部分污水處理設施存在因管網配套不全、設計不合理等多種因素影響,造成污水處理廠的效率低下,沒有發揮應有的綜合效益。
盡管近年來我國對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視,投資規模不斷擴大,但目前水污染狀況依然嚴重。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的《2012 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》顯示,2012 年,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總體為輕度污染。十大水系的國控斷面中,Ⅳ~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比例為 31.1%。
62 個國控重點湖泊(水庫)中,Ⅳ-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湖泊(水庫)比例為 38.7%。除密云水庫和班公錯外,其他 60 個湖泊(水庫)中,4 個為中度富營養狀態,占 6.7%;11 個為輕度富營養狀態,占 18.3%;37 個為中營養狀態,占61.7%;8 個為貧營養狀態,占 13.3%。
2012 年,全國共 198 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,共計 4929 個監測點,其中國家級監測點 800 個。綜合評價結果為水質呈優良級的監測點 580個,占全部監測點的 11.8%;水質呈良好級的監測點 1348 個,占 27.3%;水質呈較好級的監測點 176 個,占 3.6%;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 1999 個,占 40.5%;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 826 個,占 16.8%。
我國水污染事件頻繁發生,2012 年中國突發環境事件 542 起,環境保護部直接調度處理了 33 起突發環境事件,其中 30 起為水污染事件(包括海洋污染事件 4 起)。